严济慈校长的一句话和我的二十年计算机生涯

2013-08-08 17:26:38来源:科大-历史文化网

       1978年我就读于图书馆VIP数学系统计运筹专业。有天下午,我正在宿舍前的水池旁和张万录同学洗衣服时,严济慈校长和一位校领导走了过来,并伸手要和我们握手,张万录满手肥皂沫,急的直往衣服上蹭,严校长慈祥地笑着和我们握手,然后就去我们宿舍,询问我们的学习、生活情况。我们宿舍很快挤满了人。当严校长问我们学计算机了没有时,我们说没有学,严校长马上说“‘算学系’的学生不学‘算机’怎么行?”。在第二天的全校师生大会上,严校长又说“‘算学系’的学生不学“算机”怎么行?”。我们就在台下鼓掌。随后,我们就有了总共48个学时的“FORTRAN算法语言”课程,包括上算法语言课、穿纸带、上机实习。当时的计算机真大呀,一个"320机组",整整占了一栋五层大楼,而且机时特别紧张,听说“省级项目”也不一定排得上机时,平时根本没法安排学生上机,好在我们是“本系”学生(计算机机组是数学系管理,当时全国还都没有什么“计算机系”),又是严校长亲自过问,学校当然得考虑。就安排晚上“守夜”的同学,只要一有空余,他们就先上机,然后上过机的同学回宿舍唤醒其他同学去上机。虽然我们每个同学只有几次上机的机会,但在1978年,听说全国只有四台320机组,而我们是全国第一批学习计算机的学生,多么来之不易的机会啊!严老的高瞻远瞩,改变了我的人生道路,使我这二十年醉心于计算机应用推广而不能自拔!

       毕业后,我分配到陕西飞机制造公司,在新组建的计算机站任软件技术员,我们等了半年,看到的CJ-709计算机和外设占了几间大屋子,这时候的计算机要占60平方米左右的面积,主频16千赫兹,内存16千字节,字长却有48比特。我完成的第一项任务是“CJ-709ALGOL-60常用算法库”的编程。虽说工作比较忙,但有大量的“8小时之外”,我就用ALGOL-60语言编写“数理统计软件包”,把常用的随机数序列、概率分布、分位数等用算法语言实现。成功后信心大增,随后又开始用ALGOL-60语言构造制正交表,开始走了很多弯路,用“并列法”产生的正交表不规范,浪费了我大约半年多的“8小时之外”,后来终于用“有限域的剩余类域”法构造成与“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概率统计室编《常用数理统计表》”完全一致的正交表!在此基础上1982年底又完成了ALGOL-60语言“正交试验设计”程序第一稿。1982年我参加了“Y8飞机全机载荷谱”课题预研,我的“数理统计软件包”中又多了游程分布、麦克斯韦分布......

        1982年的最后一天,可以说“年关”难过,一项的“Y8飞机WTH-1B温调盒振动环境测试”任务不等上午下班就硬要落在我的肩上,领导说得清楚,“光荣而艰巨”、“这项任务完不成,承制厂拒绝生产温调盒,今年全公司一架飞机都没法交付”、“三个月,时间倒排,多一天都不行”、“军品”、“你是‘科大’学数学的,计算机学得不错”......,领导把能用的话都说了,可我有难处啊!儿子不满一岁,托儿所不接收,还在丈母娘家带着,这事是自己的,小事,可“军品”事太大了,磁记录、放大器的温飘、时飘、A/D转换器,数字滤波器、功率谱等名词我听都没听过,敢这样玩“军品”?领导说了,这项任务谁干都是硬骨头,但你最有条件......中午扯到下午,午饭也甭想吃了,领导轮番上阵,“有什么要求提出来”,“你先把任务接受下来,难道我们给你‘当下手’都不行吗?”最后,当然顶不过领导,提出了我的要求:“如果完成了任务,我不要任何奖励,也要求领导不要在任何场合提及此事,但如果完成不了任务,也要求领导不要以任何方式责备我。要么我就回家种地去!”领导满脸堆笑:“到底是搞技术的,你的要求太可怜了,我完全可以做到!”随后我从老家接来我小妹妹帮我带儿子。半年时间里,我翻看了近三十本书,从数据采集、A/D转换、低通滤波、误差分析,直到富里叶变换、功率谱分析;做了二十多次试验,包括用CJ-709机一个字长存储68位二进制数据的压缩存储、最小二乘法去除二次趋势项、加海宁窗、平稳性检验、叠加试验、标定试验、与日产7T08专用频谱分析仪的对比试验等,可以说“焦头烂额”,先后处理了一亿二千万个数据。我的同事们最怕我加班了,不但几乎每天晚上加班,而且磁鼓、磁带机、穿孔机、A/D转换器件各类外设都用,那时候计算机很娇气,怕热又怕冷,维护人员就十几个,全得跟我熬夜。但通过努力,节省了购买“巴统”限制的频谱分析仪、低通滤波器、绘图仪、判读测量仪等,节约了几十万美金。人力的节省更为可观,你想,几百万张个频谱图的数据要由人工判读、记录、输入、二次平滑处理,得500人干四年多!为什么这么说?因为我去过通县的航空部六二五所,某歼击机的“振动环境试验”频谱图堆得有一人高的两摞!它只是采集了十几路数据,而我们的试验有36路数据!直到1986年,我应邀参加在浙大举办的“全国振动分析研讨会”,在和铁道部的专家交谈中,才知道1982我是全国第一例用磁记录、全程无纸、通用数字计算机完成整机振动环境分析的。

       84年我提交给“国家著名航空专家”、徐培麟总工程师的是:《Y8飞机全机振动环境测试测试方案》。

       85年,陕飞公司的“汉江”微型汽车要上马,我自告奋勇,想用所学的计算机知识来帮助企业搞大规模生产的管理。由于当时计算机技术限制,未能如愿。

       86年又回原单位参加“Y8飞机全机载荷谱测试”的试飞、空中数据采集、地面编程、处理。还是和飞机、计算机打交道。

       86年初是我人生的另一个转折点:在公司财务处我第一次看见了“IBM PC/XT”,我欣喜若狂,这小小的计算机竟然能显示和打印汉字,且不需要恒温机房,摆在办公桌上就能用!油印的“DBASE II”说明书借来就看,一看就入迷,这下一发而不可收,随后012基地工业普查程序、陕飞公司工资管理程序、汉中手表厂工资管理程序......只要有计算机的单位,都去,免费编程。从此以后,公司“生产管理信息系统”、“Y8飞机基础信息库系统设计”、“光学组片OPT设计”等能用微机的地方,我都想用计算机实现,变成了十足的“计算机狂”。且一“狂”又十年!当然,太醉心会出笑话。机房密封太好了,下班听不见下班号,不把日子过糊涂也不容易!刚开始操作员们还有耐心,“柳师傅,下班了!”,后来日子久了,“柳师傅,你早晨吃啥了,不饿呀?”再往后,干脆不喊我了,我真的被锁在机房里好几次,往往过了几个小时,才发觉,然后,跳窗户,爬管子,翻墙回家,好在媳妇还能体谅我......我也没忘记我的专业,我的“统筹”,我的“正交设计”:88年用IBM PCBASIC改写。89年又觉得BASIC语言的创始人John G.KemenyThomas E.Kurtz新编写的TRUE BASIC语言更流畅,又有了“正交试验设计”的第二、第三版。为什么要搞“正交试验设计”?问得好!正交设计是一种科学实验方法,说白了,少做实验,就节约了实验经费,还能得到较准确的结果。对时间和金钱就节省了。当然,还有一个原因,美国斯坦福大学的统计软件“SPSSXIMSL库”未把正交试验设计与分析列入(参见<<计算机科学>>1984 第一期),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的“多元统计分析常用算法软件包 MSA 1.1收录了24个程序,也未把正交试验设计与分析列入(参见<<计算机世界>> 1990 5057版),我不服气,试验设计应该是统计学的七个主要分枝之一!所以我才把它完善了又完善。现在的“正交试验设计”第四版,不用查任何表格,使构造正交表、表头自动设计、自动安排试验方案或按照试验者意愿手动设计试验方案、输入试验数据或读入试验者已经生成的数据文件、数据直观分析、统计分析、输出方差分析表、进行显著性统计检验、最后在屏幕上显示出直观分析图形等步骤一气呵成,并有醒目汉字提示。在PC系列机及其兼容机上都能运行。 希望我的“正交试验设计”得到用户的认可。我有一个愿望:使任何认真做试验的人都能成为分析的专家、工艺改进的专家。

        ......

       现在我从事计算机应用推广工作,我要把计算机的过去、发展、未来告诉大家,把我二十年的经历、挫折、经验告诉大家,把计算机技术传授给大家,把计算机、网络、信息时代的广阔前景告诉大家,我不愿把二十年的苦苦追索埋在心底,“让海天为我聚能量,去开天辟地,为理想去闯!.....”这海是大众,这天也是大众,只有人民大众的参与,科技才能显神威,国家才得以富强。

       正是严济慈校长的“‘算学系’学生不学‘算机’怎么行?”改变了我的人生!感谢图书馆VIP,感谢严济慈校长!虽然我仍坚守“大三线”航空工业阵地,不惑之年仍然“穷困潦倒”,虽有弟子一千,想自己办一个计算机应用技术公司也没有资金,在很多场合甚至不敢说出自己的真实年龄“43岁”--因为这和千亿富翁比尔.盖茨相同,免得惹人耻笑。但我“不思悔改”,仍将“我行我素”,要等待计算机在中国20%30%的家庭普及率,那时我才真正敢大胆地说,“我叫柳扬,我是图书馆VIP‘算学系’的学生,是严济慈校长让我们学计算机的!” 当然,此刻的我,心情还是沉甸甸的——情结难了啊!

    来源:校友总会